暂无内容
-
2015年09月
出版
本文重点阐述对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这一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框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尝试。
-
2015年09月
出版
关于话语权问题的研究是目前政治学、哲学、文化学及传播学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随着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话语权的概念也被学者们引入进来,成为意识形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问题。意识形态是反映不同阶级、社会集团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展现着不同阶级、社会集团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本质、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的实然性探索和对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及过程的评判、扬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理想形态的应然性价值追求和思想纲领。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因而,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总会建构一整套反映其阶级利益与价值追求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而实现对该社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领导和掌控。只有掌握了意识形态话语权,才能够统领国家发展目标、引导社会舆论走向、整合阶层利益诉求。
-
2015年09月
出版
从意识形态意义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建立及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夺取、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在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经历了竞争与夺取、确立与主导、调适与巩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并且在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具体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领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共产党科学而有效地掌握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
-
2015年09月
出版
从国际视角来看,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要有效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就必须非常重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不管是采取显性的方式还是隐性的方式,执政党都会努力维护和巩固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与途径来加强和巩固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有的执政党获得了成功,如英国工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有的执政党则失败了,导致执政地位丧失,如苏联共产党以及东欧国家的一些共产党。这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和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过程中需要积极借鉴与时刻警醒的。
-
2015年09月
出版
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0133408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总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之中,不同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趋势,往往会导致不同的问题、挑战和机遇,因而也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加以面对、应对和把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的通信、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性变革的影响,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利益不断分化为主要特征的历史发展阶段。处在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现实境遇之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如何科学地应对这些挑战、有效地把握这些机遇,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过程中需要着力加以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
2015年09月
出版
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每一步发展与变革,既是对已知的总结又是对未知的探索,既是对现实的规范又是对未来的引领。在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当、信息网络化的扑面而来、文化多样化的强势冲击、社会阶层利益的不断分化,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发展状态与内外环境,从而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境遇。但是,不管现实环境如何发展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就必须直面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努力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题、话语主体与话语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维护和巩固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性地位。
-
2015年09月
出版
本文重点论述努力争取和赢得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