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李小妮

  • 机构:河南大学
  • 简介:

    女,1980年11月生,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史,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2项。

  • 图书
  • 文章
  • 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证研究(2017~2018)
    李小妮 陈永强 李申申 李志刚2018年11月出版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VEA150005)的阶段性成果,主要侧重于对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工作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在获得第一手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录入、统计与分析,并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同时再借助于对相关理论文献的较深刻钻研,力图较系统、详实并具有一定特色地阐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高校的相关工作,做出应有的探索和贡献。
  • 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意义与基础
    2018年11月 出版
    在理论研究方面,本课题着眼于对多门学科的结合与融通,力求在更高水平上阐释理论观点,并力图能更好地指导、分析实证性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本课题采用了问卷调研和实地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获得的调研数据和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提出较为系统并具有特色的对策与建议。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调研(学生部分)
    2018年11月 出版
    大学生认为他们(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最主要的几种不足分别是:首先是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集体意识、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责任感、自我中心,其次是缺乏艰苦奋斗精神、适应能力差,最后是理想信念缺乏、道德观念淡薄、价值取向偏离等。这些不足尤其是首先提到的最主要的这几种不足,为很大一部分同学所认同。这也反映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方面。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调研(教师部分)
    2018年11月 出版
    突出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投入问题、师资问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问题、思政教育教学研究问题等。这些方面为我们进行思政教育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着眼点和思路。
  •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调研(学生部分)
    2018年11月 出版
    大学生对国际关系、民生问题、反腐倡廉、民族团结、大学生就业、教育平等、社会道德现状等诸方面总体上的关注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对于重要时事和热点问题偶尔关注的也不在少数。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其就业和社会道德现状的关注程度更高,这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切身利益的重视,也反映了大学生还是具有较强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时刻关注着社会道德现状问题。
  •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调研(教师部分)
    2018年11月 出版
    从以上针对专业教师和针对思政人员的调研情况相比较来看,二者之间在一些问题阐述和思考方面存在比较一致或类似的认识和做法,但也呈现了一定的差异,反映了二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不同理论认识和实践背景体验感受,为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分析、探寻加强和提升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现实依据。
  • 加强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2018年11月 出版
    近年来,河南省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愈益重视, 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其质量。例如,河南大学自2010年以来,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学质量奖的评选工作,而且重视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所产生的影响也一年比一年广泛。这方面的工作应当长期坚持下去,从而对广大一线教师持续产生引导和激励作用。当然,思政课教师直接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各校可设有思政教师的专门奖项,以便加强对思政课一线教师的奖励力度,扩大奖励的范围。
  • 加强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二)
    2018年11月 出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永远在路上。培养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义务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研究只是产生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时代的发展、认知的深化、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进一步科学化,研究将更上一层楼,将拿出更具实效、更切实际的措施与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培养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才,使其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时代重任。
  • 河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附录
    2018年11月 出版
    本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调查的六套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