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屈彩云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南太平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日澳关系。

  • 图书
  • 文章
  • 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路径
    王晓玲杨晓萍 屈彩云 王俊生 许利平2016年10月出版
    中国周边是一个文化多姿多彩、政治复杂多变、经济千差万别的地区,同时又是中国为了维护、延长和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依托。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维视角,着手从构建中国与周边的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等路径,剖析了构建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挑战及前景,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中国与周边价值认同构建
    2016年10月 出版
    近年来,随着亚洲国家的群体性崛起、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中心,亚洲国家的认同感日渐增强。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以及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国际秩序与人类生存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与国家之间命运与共,息息相关。2012年,中国向世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构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和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与困境面前,争执与分歧已无济于事,冲突和战争更使困境雪上加霜,而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变得愈益重要。事实上,在当今世界,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国际共识与共同价值的形成是一个由少及多,逐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提倡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中国应首先与周边国家达成共识,构建共同的价值,应对共同的问题与挑战。中国与亚洲国家无论从历史、地缘、文化、情感上,还是从当今的发展、共同的困境与命运来看,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何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识,构建共同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和谐是亚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共有的理念与精神,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和谐对人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评判标准、价值观、世界观等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亚洲国家传统社会和当代社会中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道德标准与社会价值。特别是中国,明确将和谐上升到价值观的层面,提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践行和谐理念。和谐并不是单一的和谐这样一种价值理念,而是能体现和谐理念、追求和谐境界、具有和谐特征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统称。无论是在对发展、全球治理的认识中,还是在对权利、利益的追求中,或者是对安全、文明等的理解中,都以追求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准则。构建以和谐为特征的共同价值符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传统与当代理念,也符合人类追求国际共生的全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