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周维第

  • 机构:
  • 简介:
  • 图书
  • 文章
  •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
    黄承伟陆汉文 主编 ; 周维第 刘晓山 副主编 2020年08月出版
    《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自2016年至2021年按年度出版,旨在记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历史节点联合推出的智库报告。随着我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并稳步向清零迈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群存在的致贫风险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战成败和实效的重要因素。《中国精准扶贫发展报告(2019)》以“贫困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为主题,以乡村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阐述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贫困边缘人口的生计模式,分析了其中存在的致贫风险,提出了防范新增贫困的对策建议。
  • 边缘人口生计模式及其返贫风险分析概论
    2020年08月 出版
    总体上,各章按照总—分、由宏观至微观以及由就业情况、收支情况到社会保障的关系排列。第一章讨论传统农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二章讨论自然环境恶劣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三章讨论多民族聚居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四章讨论农村空巢老人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五章讨论外出务工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六章讨论罹患职业病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七章讨论多因素叠加型边缘农户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第八章讨论政策保障型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由于各章主题不是事先确定,而是根据实地调研考察结果确定,相关论述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因此对整个报告的结构严谨性存在一定影响。但总体而言,各章节的基本探讨点仍是稳定脱贫的制约因素和有效途径。相关叙事所发生的空间位于东部、中部及西部各个省份,其中多数属于深度贫困地区的村庄。这些村庄稳定脱贫的经验能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鲜明旗帜,也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一致方向。
  • 多民族聚居地区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
    2020年08月 出版
    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由于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制约,人力资本素质偏低,贫困人口比例大,是国家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之一。从反贫困的战略上来说,少数民族农户反贫困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土家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反贫困,更成为湖南、贵州、广西农村反贫困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区扶贫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贫困户脱贫步伐明显加速,脱贫效果有目共睹。为了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满意度,贫困边缘户的呼声和诉求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边缘户的脱贫解困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自然生产条件较差、人口素质较低,在脱贫中产生的边缘户比较多。本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RS县BY乡FM村和GL村为例,深入探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贫困边缘户的生计模式和致贫风险,并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缘人口的贫困治理提出具体建议。
  • 政策保障型边缘人口的致贫风险与规避对策
    2020年08月 出版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农业补贴是支持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补贴主要有四种,即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前两者为收入类直接补贴,后两者属于生产投入类补贴。东北地区农地多,土地肥沃,人均耕地面积广,农户每年所领取的收入类直接补贴对他们而言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同时,中国的人口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呈高龄少子特征,受人类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降低的影响,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深,许多农户家庭出现缺少劳动力的情况。这部分农户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在此情况下,他们往往多依赖于国家的政策补贴以及亲友的转移性支付,后续内生性发展动力不足,对国家的补贴政策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对未来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以基本权利公平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2020年后扶贫战略的核心内容,对于这些主要靠国家农业补贴和社会保障补贴来生活的农户,如何摆脱“政策依赖症”,激发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我们下个阶段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之一。探索这些政策依赖性农户的致贫风险,落实好相关政策,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所在。只有摸清潜在贫困人口的规模和程度,以便因地制宜、因贫困原因和贫困深度而实施相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才能真正兑现“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