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李慎明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 简介:

    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河南温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问题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政治学会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顾问等。1970年参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班毕业,研究生学历。1978年任《解放军报》记者。1983年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王震同志处秘书。1994年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9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主要著作有《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社会主义的体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机遇与挑战》《忧患百姓忧患党——毛泽东关于党不变质思想探寻》《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王震传》(合著,上、下册)等。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主要研究方向:党的建设、民主政治、国际战略。主要著作:《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战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主编《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且听低谷新潮声》(系列)等数十部。

  • 图书
  • 文章
  •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5~2016)(上)
    李慎明 主编 2016年03月出版
    本书选取了2015~2016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有权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结而成。全书从9个方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与制度进行了多视角、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领域,尤其是亚洲、欧洲、美洲地区社会主义发展和研究的最新动态,推出了很多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对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不无裨益。本皮书是专门针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共运史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党政干部、大学政治课程教师和宣传工作者出版的一套年度参考书,信息量极大,汇集了这些专业领域有关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这一年度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这个领域有关人员必备的案头读本。
  •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1~2012)
    李慎明 主编 2012年03月出版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1~2012)》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李慎明研究员主持下,由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年度跟踪报告,自2006年首发以来已经出版7期,主要汇集本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有权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六大部分,即总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运动新发展,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多视角剖析,新帝国主义的“颜色革命”和霸权主义,以及附录,全面反映了2011~2012年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急需抓紧国际战略研究 力争延长国际战略机遇期》作为总论,作者谈了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即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开始直到21世纪前二三十年乃至上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都可能处于一种激烈动荡甚至跳跃的状态,这是世界各种各类重大矛盾积累冲突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充分认识,精心运筹,以尽可能延长我战略机遇期。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既有理论探讨,如分析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不变质战略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又有结合当前热点理论问题的辩论,如“如何理解恩格斯的‘93个字’”、“国富”与“民富”问题等。第三部分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运动新发展,介绍了亚洲、欧洲、拉美地区的共产党发展动态与实践。通过准确、具体的材料,介绍了这些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新看法,以及在理论和方针政策上所作的调整,从而可以看到进行改革开放是一切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必由之路。第四部分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多视角剖析,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最高领导层个人因素等多层面,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利用苏美两国最新披露的一些秘密文件,揭示了苏联解体过程中西方特别是美国活动的影响,对我们深刻认识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有很大的启示。第五部分新帝国主义的“颜色革命”和霸权主义,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美国霸权的新特点,以及我国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文中涉及网络自由化、“颜色革命”、微博的政治功能和互联网主权等国际政治中的一些崭新议题,并以利比亚卡扎菲政权为例,揭露美国文化操纵的战略,为网络时代我国的文化安全敲响了警钟。
  •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李慎明2018年01月出版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7年已经十个年头了。本书汇集了作者1999~2017年关于金融危机的主要研究成果。近20年间,作者对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有过一些重要预判,如在2000年前成功预言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和后来爆发的美国与国际金融危机;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曾经预言它的发生。2008年爆发的至今仍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被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推迟多年和推迟多次不得不爆发的经济危机。而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有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才能解释清楚。习近平主席就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金融帝国主义时代。金融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的也是最高即最后的阶段。金融危机使得马克思主义再次受到重视,随着危机不断深化,必将“产生一批又一批在本国和全球乃至在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世界左翼和社会主义复兴的曙光已经显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5~2016)(下)
    李慎明 主编 2016年03月出版
    本书选取了2015~2016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有权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结而成。全书从9个方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与制度进行了多视角、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领域,尤其是亚洲、欧洲、美洲地区社会主义发展和研究的最新动态,推出了很多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对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不无裨益。本皮书是专门针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共运史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党政干部、大学政治课程教师和宣传工作者出版的一套年度参考书,信息量极大,汇集了这些专业领域有关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这一年度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这个领域有关人员必备的案头读本。
  • 时代与霸权
    王立强秦益成 副主编 ; 李慎明 主编 2016年10月出版
    时代是世界范围内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处在时代中心的一定阶级决定着时代的内容、时代发展的方向。在主导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之前,时代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时代问题、时代主题,则是一定时代的不同时期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从时间上看,时代常常是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而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或时代潮流,反映的则是处在一个既定世界格局中的阶段性特征。有人认为,再讲阶级斗争和道路斗争就是要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是对当今时代的错误理解。和平与发展并不是已经到手的人人可以享受的免费午餐,而是要通过斗争才能争取实现的目标。在当今世界,国际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正是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展开的。霸权主义是对和平的主要威胁和阻挠世界平衡发展的主要障碍。
  •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6~2017)
    李慎明 主编 2017年03月出版
    本书选取了2016~2017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有权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结而成。全书分为总论、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国道路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政党动态、俄罗斯动态、美国动态、专题研究“时代与历史虚无主义”及附录八个部分共42篇文章,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与制度的发展状况做了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的介绍和讨论,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本皮书是专门针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共运史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党政干部、大学政治课程教师和宣传工作者出版的一套年度参考书,信息量极大,汇集了这些专业领域有关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这一年度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这个领域有关人员必备的案头读本。
  • 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17~201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著 ; 李慎明 主编 2018年03月出版
    本书选取了2017~2018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有权威性、前沿性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集结而成。全书从7个方面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与制度进行了多视角、深层次、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领域,尤其是亚洲、欧洲、美洲地区社会主义发展和研究的最新动态,推出了很多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对深化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不无裨益。本书是专门针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共运史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党政干部、大学政治课程教师和宣传工作者出版的一套年度参考书,信息量极大,汇集了这些专业领域有关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方面这一年度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这个领域有关人员必备的案头读本。
  •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2012年03月 出版
    2011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20年过去了,但克里姆林宫上空红色的带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悄然落下的那一幕却仿佛仍然飘在眼前。在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的前夕,我们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倾听并记录了20年前那场剧变的亲历者、当事人和普通民众对那场剧变及其后果的诉说,特别是对戈尔巴乔夫时期6年多改革所做出的反思。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戈尔巴乔夫所说的“改革”,在俄文中的原意为“改造”、“重建”等。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所竭力推行的改革与我国新时期所进行的改革有着本质和方向上的不同。为与我国现行的译法相衔接,本片仍沿用此译法,只是提请观众注意其特指性。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关注苏共的蜕化变质,并高瞻远瞩地预言到其可能亡党亡国的悲惨结果。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苏联亡党亡国原因与教训的研究,并有着不少相关精辟论述。2011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认真研究、正确认识苏联亡党亡国这一重大事件,对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急需抓紧国际战略研究 力争延长国际战略机遇期
    2012年03月 出版
    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外交;这个国家的外交,是其国内政治的延续;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也必然反作用于其国内政治。在特定条件下,这个反作用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发展观有一个重要内涵,这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危机深入发展的今天,高度重视、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国际问题,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的作用日趋凸显。现对当今世界大势的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 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相关思考——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2012年03月 出版
    本文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和邓小平相关讲话精神为依据,梳理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其实践,对毛泽东晚年的探索与失误作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决议》语)。“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决不能重犯。但也如邓小平所说,毛泽东“发动这样一次大革命,主要是从反修防修的要求出发的”;“毛主席本身的愿望来说,是出于避免资本主义复辟的考虑”。20世纪90年代前后苏联东欧共产党败亡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毛泽东关于防止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至今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此,也带给我们一系列相关思考与启示。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坚决维护《决议》对毛泽东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准确、正确的评价;一定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一定要正确区分毛泽东关于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与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毛泽东晚年所作贡献与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及其实践所犯错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动机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及其实践的不同。进而,还要认识到,毛泽东对党和政权改变颜色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正在逐渐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毛泽东关于担心党和政权变质并可能导致亡党亡国悲剧的思想已经在苏东得到验证,这也充分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和防止党内的腐败。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话语权与“颜色革命”的相关思考
    2016年03月 出版
    话语权与话语权的领导权争夺在本质上是政治经济权利的争夺。金融帝国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与世界人民争夺话语权,表面上含情脉脉,其实就是基辛格的“价值观革命”的理论和战略,是杜勒斯兄弟的“和平演变”、尼克松的“和平竞赛”和美国当今的“颜色革命”,是“颜色革命”“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方式、突破口和抓手,是企图运用“和平”的办法即“价值观的革命”而不是战争的办法,更换相关国家的领袖、改变相关国家民众的价值观、颠覆或者规制其他政权,从而建立金融帝国主义、金融垄断资本的永久霸权。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辩证看待形势,既居安思危,又坚定信心,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关于“依法治国”十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2016年03月 出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向要正确,政治保证要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紧密相连,其本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时,亟须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弄清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这既可以加深对中央做出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认识,又可以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上向全党、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笔者理论联系实际,对关涉“依法治国”的十个方面的理论或关系进行了思考,这十个方面也是当前理论界和广大干部群众所关切的。这十个方面的理论或关系是: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系;三是依宪治国与西方宪政的关系;四是人治和法治的关系;五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六是依法治国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七是依法治国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关系;八是我国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与西方司法独立的关系;九是宪法的实施与宪法实施的监督的关系;十是党大还是法大即党与法的关系。
  • 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兼论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两条路线、两个战场的关系
    2016年03月 出版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取得的第一场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绝不否认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应有的地位和成就。但据事实和数据,从总体和本质上说,国民党政府虽然也曾在抗日战争中处过“中流”的位置,但它往往动摇、彷徨、妥协、退让,结果是消极抗战、溃散甚至溃逃,并没有起过“砥柱”的作用。唯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说到底,党的思想上的路线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即为绝大多数人即人民群众谋利益,而党的政治上的路线是“如何为的问题”,即依靠绝大多数人——人民群众为其自身谋利益的现实途径和办法。
  • 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必须居安思危,坚定信心——“时代、霸权与历史虚无主义”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之三
    2016年03月 出版
    科学判断时代性质,是制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战略策略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带有根本方向性的最基本的指导原则。“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都是处在“资产阶级时代”这一“大的历史时代”内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时代问题。“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提法值得商榷。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并没有过时,当今金融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与列宁当年所揭示的金融帝国主义相比,其表现形式和特征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世界多极化也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 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必须居安思危,坚定信心
    2016年10月 出版
    时代和时代主题是不应混淆的,也是不能随意顶替的。“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都是处在资本帝国主义历史时代内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时代问题。“战争与革命”和“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又属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关系,永远处在既矛盾又统一并最终发生质的变化的历史运动之中。矛盾的核心就是国际资产阶级与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当今时代依然处在“资产阶级时代”这一大的历史时代,同时又是资产阶级这一大的历史时代中“金融帝国主义”这一相对小一点的历史时代,还要看到矛盾的运动和转化,看到金融帝国主义的相对下降与国际无产阶级的总体上升,看到由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开始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就是我们对于时代性质判断的“两点论”。金融帝国主义绝不是一种暂时现象和政策,而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最后阶段。尽管时代的主题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但当今帝国主义时代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随着世界长期积累的各种各类矛盾的不断深化,我们这个世界有可能进入真正的“一个更加动荡和跳跃、充满灾变和冲突的时代”。
  •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人治和法治——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2016年10月 出版
  • “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危机和生产关系大变革——兼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7年03月 出版
    全球范围内贫富悬殊现象几乎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这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与现有的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今世界正处于“互联网+”为领衔的生产工具大变革的时代;其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危机和生产关系大变革:“互联网+”这一生产工具正在加剧全球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互联网+”这一生产工具的大变革必然引发生产关系大变革;“互联网+”引发生产关系大变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无疑无比光明。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无疑是曲折的,但前途无疑无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