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内容
-
2023年10月
出版
本文认为应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重新理解、认识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规制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与现实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
2019年06月
出版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了公众文化需求征询反馈机制新的活力和生机。当前我国公众文化需求征询反馈以传统型、公众被动型征询反馈为主,且对公众文化需求征询信息的利用和挖掘程度十分有限。同时我国公众文化需求征询反馈机制建设面临着三大固有难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出的新要求这两大困境。本文对互联网技术如何破解构建公众文化需求征询反馈机制的困境进行了剖析,更以上海市“文化上海云”的成功实践加以佐证,最后提出加快完善相关机制保障、构建实效性的反馈机制、与第三方平台良性合作、个人隐私安全管理等四点建议,由此进一步加快构建互联网时代我国公众文化需求征询反馈机制。
-
2015年07月
出版
目前我国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其体量规模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重要基础设施。调研表明,近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在场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效能发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但当前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仍存在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财政支持区域性不均衡、部分场馆存在运营缺口等问题。要改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提升使用效益,应进一步明确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性质,采取分类扶持的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加强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效能。
-
2019年06月
出版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多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研究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扶贫意义重大。通过实地调研,本文把怒江州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归纳为“政府+社会资本+文化能人”多元主体共同推动的基本模式,同时指出怒江州文化旅游扶贫面临的困境。通过案例解析,本文认为发展文化旅游可以突破民族贫困地区的贫困恶性循环,同时提出怒江州文化旅游扶贫的优化途径,即应推动贫困群众参与,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的模式;并通过区域旅游联合开发,提升旅游发展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