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晓南

  •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

    女,1990年生,河南濮阳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省社科基金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 图书
  • 文章
  •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史研究
    王晓南2021年12月出版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一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思想为立足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落脚点,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时代问题和理论争论,对理论和实践问题加以总结、分析和阐释,以期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易又群 王晓南 常荆莎2022年04月出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显著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遵循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要主题,对其学科属性、理论发展沿革、体制变迁、运行规律和机制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等进行了分析。力求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讲清楚在气势恢宏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体制变革轨迹与方向,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和意义。本书的鲜明特色在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理论阐释的落脚点,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术化。本书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MBA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为关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读者提供参考。
  •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史研究》导论
    2021年12月 出版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世纪性难题。国内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探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尽管当前研究已是硕果累累,但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来源及其相互关系、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总结澄清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误解和异议、构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话语体系等,仍是亟待深入探索的理论问题。本书从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思想着手研究,首先探讨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指引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是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差中去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的。然后分析国际范围内围绕着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产生了哪些争论、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产生了什么影响。再次,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价值意义。最后,探讨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新时代应该如何深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时代境遇、主要问题以及理论争议。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导论
    2022年04月 出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最显著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和理论的不断探索中,用发展的实践丰富完善理论,也用发展的理论推进实践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运行。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执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学科化的学术理论,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只有清晰准确地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来龙去脉、是什么、目标何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理论才能日臻完善,才能有利于推动实践的良性前行。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思想探索
    2021年12月 出版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早年预设,未来社会将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而实行全社会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但这是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为前提的。与此同时,他们也没有完全否定未来社会与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甚至在一些论述中还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保留了一定的空间。马克思恩格斯晚年通过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越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蕴藏了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思想。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范畴
    2022年04月 出版
    “研究问题,要从人们看得见、摸得到的现象出发,来研究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从而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矛盾。”观存在的事物是理论观察分析的最基本依据,理论把认识到的客观事物先用范畴来描述和概括。列宁说过,概念、范畴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系列重要范畴是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阶梯。
  • 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实践探索
    2021年12月 出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提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然后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论断。然而俄国的实践却证明:落后国家企图取消商品货币市场,实行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而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是行不通的。因此,列宁主动接受实践结果的裁决,当机立断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保留商品交换、利用市场机制的突破性尝试,但是其中也包含计划和市场的二元对立。列宁逝世后,新经济政策被废止,20世纪30年代,苏联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市场问题的探索
    2022年04月 出版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做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卷帙浩繁的著作中,为未来社会勾勒出了一幅蓝图。但是,他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两者的关系持何种观点?这需要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相关思想的本质内核。俄国十月革命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问题做出了富有创新性又极其曲折的探索。
  •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国际学术论争
    2021年12月 出版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国际学术论争,主要有三次论争。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与资源配置问题的论战,20世纪20~30年代,围绕着“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能否有效运行”的问题,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们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合理经济计算的理论大论战。二是20世纪80年代,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矛盾性与虚幻性的论争。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不同具体模式的论争。
  • 新中国的经济体制及其变迁
    2022年04月 出版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能不能和以什么方式利用市场,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和怎样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新中国在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发展道路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根据不同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急迫课题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需要,选择不同经济体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
  •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中国实践
    2021年12月 出版
    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基本脉络可分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几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摒弃了“计划崇拜”又否定了“市场万能”,既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又重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此显示出了巨大的理论优势和制度潜能。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资源
    2022年04月 出版
    理论使人清醒,使人深刻,使人坚定。没有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检验和完善的正确理论指导,人们就难以形成对客观和主观世界的科学认识,也难以科学地提高实践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中,运用了前人、旁人提供的理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