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肖瑜

  • 机构:中山大学
  • 简介: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史学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历史学系访学(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研究方向为俄国史、中俄关系史和中东史。曾在Israel Affairs、《世界历史》、《中共党史研究》、《冷战国际史研究》和《学术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 图书
  • 文章
  • 从蜜月走向对抗
    江艺鹏肖瑜2021年11月出版
    以色列是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建立的,特别是苏联的支持更具有实质意义。以色列国建立后迅速获得苏联政府的承认。随后,苏以关系进入蜜月期,但双方关系从1949年底开始逐渐恶化,到1953年两国断绝外交关系。二战前苏联政府为什么敌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战后斯大林为什么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在以色列建国过程中莫斯科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苏联和以色列关系恶化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在详细研究和解读近年来公布的俄罗斯、英国、美国和以色列档案文献的基础上,以二战后初期苏联和以色列关系发展变化为线索,逐步分析这些问题。
  • 《从蜜月走向对抗——冷战初期的苏联与以色列关系研究(1948~1953)》绪论
    2021年11月 出版
    本书主要通过研究冷战初期苏联与以色列关系的发展变化来探究二战后斯大林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的原因、苏联在以色列建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苏以关系恶化的原因。
  • 1945年之前的苏联犹太政策
    2021年11月 出版
    本文主要从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苏联犹太外交、战争期间苏联政府与国际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往来与合作等方面介绍了1945年之前的苏联犹太政策。
  • 二战后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建国政策的形成
    2021年11月 出版
    本文主要从战后初期苏联的大国合作战略、英美在犹太人问题上的矛盾、莫斯科来电与苏联巴勒斯坦政策的转变等方面介绍了二战后苏联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建国政策的形成。
  • 以色列建国前后苏联和东欧集团的支持
    2021年11月 出版
    本文主要从苏联集团在联合国对犹太人的支持、大批东欧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来自东欧的军事援助、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原因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以色列建国前后苏联和东欧集团的支持。
  • 耶路撒冷的“俄国财产”问题与苏以关系的破裂
    2021年11月 出版
    本文主要耶路撒冷的“俄国财产”问题之由来、冷战初期苏以双方在“俄国财产”问题上的互动、苏以双方在耶路撒冷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对财产问题的影响、苏联对以色列的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俄国财产”问题的最终解决等方面介绍了耶路撒冷的“俄国财产”问题与苏以关系的破裂。
  • 二战后苏联国内的反犹政策与苏以断交
    2021年11月 出版
    本文主要从苏联犹太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战后苏联的国家反犹主义运动等方面介绍了二战后苏联国内的反犹政策与苏以断交。
  • 《从蜜月走向对抗——冷战初期的苏联与以色列关系研究(1948~1953)》结语
    2021年11月 出版
    苏联的犹太布尔什维克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党内斗争和30年代的大清洗以及卫国战争。二战后,他们对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怀疑。而以色列国的成立以及战后苏联的亲犹太复国主义政策使得他们认为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这种情感。但是他们大错特错了,在斯大林心目中,国内犹太问题和支持以色列建国完全是两个概念。随着美苏冷战爆发,加之以色列从1948年下半年起就有了倒向西方的苗头,这使斯大林对苏联犹太人极为不信任。在冷战时期,强化内部,整肃纪律是必然的,于是就有了对犹太人的大清洗,这种清洗是政策的需要。斯大林对内对外政策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有利于苏联的原则。从此之后,犹太人问题成了苏联这个多民族国家最尖锐的民族问题之一。苏联犹太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强烈,与国家和政府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苏联政府的反犹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犹太人的民族感情,也违背了马列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最严重的后果是使苏联犹太人产生了一种离心倾向,从而成为社会的一个不安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