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叶敬忠

  • 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简介:1967年生于江苏省沭阳县。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乡村社会、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研究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分析视角。发表中英文论文二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式发展规划》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 图书
  • 文章
  • 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
    陈世栋叶敬忠 主编 2021年07月出版
    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以往关于“三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的超越,在理论框架和战略部署上都做出了历史突破性判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三农”发展乃至国家建设的总体性部署。在乡村振兴语境之下,“三农问题”研究面临着主题延续、拓展与转换的挑战。本书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的论文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师生发表的论文为基础,编选出版《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呈现乡村振兴研究的部分图景,以期推进对相关主题的深入讨论与交流。
  •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全2册)
    刘娟叶敬忠2023年03月出版
    中央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部《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正是深入调查研究的成果,是融汇广大农民、乡村基层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思考、思想与立场的著作。围绕“关于乡村振兴,农民到底怎么想”这一直接而朴素的问题,全书以翔实的一手调研资料为基础,全面呈现了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与需求,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这些分析和思考能够丰富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认识与理解,为乡村振兴的学术研究、政策设计和行动实践提供参考与启发。
  •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
    2021年07月 出版
    本文在厘清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二者有机衔接的路径。针对二者衔接实践面临的主要障碍或显要问题,本文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着力在体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发展多元鼓励和主体意识积极培育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的共生式发展。
  •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
    2021年07月 出版
    从乡村建设运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不同的乡土重建方案始终关注“发展”议题的不同侧面,它们分别回答了如何实现发展、如何更快发展和如何更好发展的问题。新时代下,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为目标,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内容要求,在农业、农村、农民、农地、人员配置五个方面总体布局。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中,我们应注意坚守不是去“小农化”,不是乡村过度产业化,不能盲目推进土地流转,不能消灭农民生活方式的差异,不应轻视基层的“三农”工作的原则。
  • 乡村振兴:谁在谈,谈什么?
    2021年07月 出版
    本文阐述了主流政策派、学界理论派、基层实践派三个流派对乡村振兴战略不同侧重的内容关注,主流政策派立足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阐释,其焦点在于完善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学界理论派重点集中于乡村振兴的立论基础和发展模式;基层实践派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发力焦点。本文认为,外部的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基本主宰了乡村振兴的实施重点和规划方向以及这些方面的社会讨论,而真正作为乡村振兴主体和成果持有者的农民却在这场关乎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的乡村振兴讨论中集体失语。
  • “小农户”与“小农”之辩——基于“小农户”的生产力振兴和基于“小农”的生产关系振兴
    2021年07月 出版
    相关文章或研讨会普遍产生对“小农”和“小农户”混淆使用的状态,然而对“小农”和“小农户”概念源流的梳理正是为了守护对概念区分“细节”的敏感性,其根本意旨在于为乡村振兴“大问题”的讨论提供有理据的共识。
  • 封面
    2023年03月 出版
  • 前折页
    2023年03月 出版
  • 书名页
    2023年03月 出版
  • 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研究背景与设计
    2023年03月 出版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与实地研究有机整合的方式,以便深入理解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与需求。具体而言,本研究选取河北省、陕西省、湖南省、山东省、浙江省5省的10个村庄作为调研地点,主要以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小组访谈为资料收集方法,并在县(市)、乡(镇)和村庄层面访谈不同主体。基于问卷的描述性统计信息,以及在县(市)、乡(镇)和村庄层面对不同主体进行访谈所获得的定性资料,本研究分析了农民和其他主体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与需求,并重点关注当下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最终形成对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学理性认识和判断。
  • 乡村振兴的社会研究
    2023年03月 出版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界围绕乡村振兴开展了大量研究和讨论,呈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农村社会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文期刊论文,以及部分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和英文文献,旨在呈现当前社会科学视角的乡村振兴研究概貌与核心论争,并在对文献进行述评与反思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开拓未来乡村振兴研究、乡村振兴政策和乡村振兴行动的更多可能空间。
  • 农民理解的乡村振兴
    2023年03月 出版
    本文指出,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主要聚焦现实生活层面,他们结合个人的生产、生活现实,来表达对乡村振兴概念的理解。这些表达反映了农民心目中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及目标,畅想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预期效果。因此,农民的理解可以按照主体导向、措施导向、目标导向、实践导向四个维度来划分。同时,本文就农民对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的理解作了简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