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类延村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简介:

    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政府诚信、诚信法治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诚信”主题论文15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并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中小学学生申诉机制研究——以S市为例
    2023年05月 出版
    健全中小学学生申诉机制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落实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基于S市中小学学生申诉机制运行的实证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申诉机构虚置、普遍适用性较弱、社会知晓率较低等问题。学生申诉制度的“双维”滞后、中小学学生家长的维权动能不足、学校对学生申诉属性的认知偏差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通过更新中小学学生申诉制度保障,完善中小学学生申诉环节与流程,促进中小学学生申诉与其他救济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中小学依法治校的水平,从而实现中小学学生申诉的法治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 政务公开的工具与价值:通过规范化和系统性建构的转型
    2023年08月 出版
    政务公开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政策实践过程中,政务公开显露出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具体可解构为公务人员被动作为、政务公开工具闲置、政府角色延滞等。同时,政府担忧司法纠纷、潜存类主权意识、缺失公共性责任、执行政策偏差等则成为削弱政务公开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政务公开的现实困局,政府应从规范化建构与系统性塑造两个维度着手,以健全法律法规、明晰权力责任、优化岗位配置、完善激励体系、整合公开平台、衔接跨部门信息、健全社会评议机制、增强公众认可度为路径,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各类技术性工具的作用,达到信息共享和政民互动的耦合效果,从而实现从技术存在到服务实践的价值转型,最终通过技术现代化和服务人性化达成提升政务公开效果的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