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王佳琦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价值观与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价值观与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幸福感。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中国青少年与全球青少年精神健康调研报告
    2022年12月 出版
    为比较中国与全球47个国家及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调查结果,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提升青少年幸福感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本报告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调查问卷》于2020年9~11月采集到的全国10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幸福感的研究结果与同期全球47个国家及地区采用国际标准的统一调查问卷收集到的研究结果,对测量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四个维度,即自报健康状况、自报生活满意度、健康抱怨、体重进行量化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健康状况方面存在性别和年龄的显著性差异,男生认为自身健康状况比较好的比例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自身健康状况比较好的青少年所占比例出现下降。在自报生活满意度方面,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自己生活满意的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自身生活满意度较高的青少年所占比例出现下降。在健康抱怨方面,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青少年每周提出超过一次健康抱怨所占比例基本超过20%,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青少年每周提出超过一次健康抱怨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每周提出超过一次健康抱怨的男生所占比例低于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周提出超过一次健康抱怨的青少年比例显著提高。在体重方面,多数国家的女生自评肥胖比例高于男生,但也有保加利亚、马耳他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依据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及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既有相似的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策和教育信息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 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12月 出版
    幸福感是反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压力应对理论视角出发,聚焦各种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能够提升青少年幸福感的因素,分析青少年应对疫情突发、日常生活压力的措施,增强青少年压力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为青少年发展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慢性疾病、孤独感这四大类影响因素与青少年幸福感紧密相关,对青少年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慢性疾病和孤独感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从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自身幸福感和压力调节的角度为提升青少年幸福感提供了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