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创人员>详情>

曹建墩

  • 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简介:

    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图书
  • 文章
    暂无内容
  •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2023年05月 出版
    本文说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三代礼制传统与华夏文明的连续性
    2023年05月 出版
    本文介绍礼治模式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治理的根本模式.礼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复杂政治文化体系,兼具政治、宗教、道德等属性,它可以从多方面为王权政治提供合法性论证和技术支持,从而保障王权秩序的稳定,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共同的文化与政治认同.三代的礼制传统既包括外显的礼仪、制度,也蕴含有内在的精神传统,比如敬天法祖及衍生出的崇德报功、报本反始等道德观念,以及从祖先崇拜基础上生发出的血亲意识、宗族共同体意识、人伦孝道等观念.礼制精神经过礼乐教化,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文化认同.因此,建立在礼基础上的早期国家既是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也是一个道德共同体.礼制的深层次精神传统内化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深入契合并形塑了华夏民族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可以说,礼制文明构成了华夏文明演进具有连续性的深层次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