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礼、宗教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模式
作者:
曹建墩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58 MB
报告字数:
15066字
所属图书: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和绿色发展分社,2023-05.305-319
闫德亮
李娟
李玲玲
姬亚楠
张冬宁
摘要:
本文说明中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世俗政治秩序为核心的中原模式,以及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的神权模式.良渚、红山文化时期等神权政体走的是无限扩大神权的路径,采取了以个人为取向的政治策略,为了维护贵族统治,在宗教祭祀上消耗大量能量,从而导致缺乏自我更新调整以及应变能力.中原地区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形成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宗教体系并被政治化、礼制化,从而形成繁复的丧葬、祭祀礼仪制度.中原的礼治策略是一种世俗化、理性化的政治治理方式,具有集体取向,其导向为一种道德政治.这种以内聚力、集体协作、伦理道德取向为特征的礼治,更容易整合各族群进而凝聚成更高级的政治团体,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宗教
史前社会
文明化
道德政治
作者简介:
曹建墩:
男,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报告
论哈贝马斯的“后世俗社会”概念
引言
儒学与宗教的关系
中世纪哲学中的宽容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与宽容
近代西方哲学中的宽容思想
结语
在平等包容的对话模式中建立深层的世界文化交流机制——有感于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话
改革开放时代宗教政策的文本与意义——从邓小平到习近平
重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应该如何与时俱进
文章目录
从家为巫史到绝地天通:宗教祭祀的礼制化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约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5000年):家为巫史
(二)贫富分化与社会复杂化阶段(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绝地天通
·
文明演进模式与不同的政治策略
·
中原早期社会的祖先崇拜与道德政治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