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国际政治中大国竞争加剧,国际战略稳定性下降,全球治理进展缓慢。美国经济增速呈回落态势,政治极化现象日益突出,两党对抗加剧。俄罗斯及欧亚地区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中稳定因素仍然发挥主要作用,但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突出,长期动力不足。亚太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以中美为首的地区大国之间的协调性下降,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等思潮泛起。日本自民党继续强势主导政权,经济总体延续温和复苏态势。欧洲经济增幅回落,民粹主义崛起,社会矛盾尖锐化。中东地区政局变动频繁,热点问题急剧增多且持续发酵,“美退俄进”态势明显。非洲整体局势平稳发展,但政治、经济、安全均面临不确定性挑战,国际对非合作的竞争态势明显加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表现低迷,右翼政府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仍将下行,下行幅度取决于新冠疫情在国际上的扩散程度与各国的防控情况。大国竞争态势仍将持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不会因贸易协定的签订而缓和,美俄关系恶化难以逆转,中俄战略合作将更加稳固。美国党派竞争将更趋激烈,“美国优先”理念将继续冲击国际秩序。俄罗斯与欧亚地区各国的主要挑战是保持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亚太地区仍将是美国对中国施压的主要着力点。日本经济增长后继乏力,在增强外交独立性等方面仍面临多重挑战。欧洲一体化进入调整期,短期内难有很大作为。中东地区秩序仍将处于重构过程中,热点问题难以降温。非洲继续面临国家改革进展缓慢、债务风险过重、地区安全形势恶化等挑战。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复苏动能不足,政治经济形势仍存在显著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与上海:上海对接“一带一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2)
金砖国家发展报告(2016)
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历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河南省政府省长,河南省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先后主持或共同主持完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两步走’战略中两大重要时间段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未来十五年大国关系演化及中美关系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历程与理论探索”等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