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河南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培育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大小:
819.87 KB
报告字数:
22109字
所属图书:
河南绿色发展:现实与未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从美国学者哈丁1968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公地的悲剧》一文提出人类发展环境伦理的悖论以来,至今已近半个世纪,鲜有学者在人类对公共资源的无休止占有之外理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换句话说,目前人类只是把环境问题局限在人类利益追逐的角度进行理解,因而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从发展的伦理价值观念入手,破除人类在发展理念和发展价值观上的错误倾向。这种错误倾向使得人们相信单靠利益的规制和制度的设计可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环境难题,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正是在对问题本质的认知上出现了错误,才导致了全球目前在缓解全球环境问题上所采取的制度设计相对低效。王璟珉:《公地的悲剧?气候变化问题的认知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第1页。抑或说,生态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判断的命题,是人类在当代对现代性发展模式中人类中心主义公立预设的超越。路向峰:《德法相辅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新突破》,《光明日报》2015年7月16日。由此可见,关注绿色河南建设的理论根基还在于对人类发展伦理价值观的审视和定位。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论依据
  • 为何要绿色发展 发展目标的价值定位
  • 谁在绿色发展 发展主体的生态德行价值审定
  • 如何绿色发展 发展进程的价值控制
  • 绿色发展如何 发展结果的价值评价
第二节 河南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培育现状
  • 对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认知存在价值错位
  • 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存在认知偏差
  • 对绿色科技发展的生产力价值认知缺位
  • 消费型的生活方式尚占主导地位
第三节 河南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培育路径
  • 培育师法自然的生态资源价值观
  • 培育和谐共生的制度价值观
  • 培育循环发展的科技价值观
  • 培育绿色低碳的消费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