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外围地区的当代社会形态

作者: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64页
报告大小:
934.25 KB
报告字数:
60778字
所属图书:
不平等的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国内市场的扩大与深化为基础时就具有排他的倾向,与此同时,中心的社会结构具有接近《资本论》的纯粹模型的倾向,其特点是社会阶级两极分化为两大基本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以前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社会阶级(地主、手工业者、商人等)或者消失或者转变(例如成为农业资产阶级)。的确,这种社会制度导致新的阶层划分,与此同时情况较为简单:“白领”和“蓝领”,干部与不熟练工人,本国工人与外国工人,等等。但是这些新的阶层都位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重要分野的结构以内,因为所有新发展的社会阶层都是由资本主义企业中有工资收入的职员组成的。所以新阶层的划分不是经济关系——因为从这个观点看,新阶层的地位都是相同的,都是出售自身劳动力的人——而是政治关系或意识形态的关系。而且,垄断资本的形成使企业集中的情况改变了资产阶级的表现形式。但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造成的所谓二分法(以J.K.加尔布雷斯所杜撰的话来说,据说控制权转到了“技术阶层结构”之手)则只是幻想而已。因为“科技治国论者”所作的决策是符合资本的逻辑和利益的,而资本则进行越来越集中的控制。社会结构被经济运动所直接塑造的事实导致经济学的意识形态化,即导致经济主义。造成的一个幻想是认为经济是超越社会的一种力量,它是社会无法控制的。这就是现代异化的根源,也是经济学声称包罗整个社会科学的原因。

关键词: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外围地区外围形态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当代外围地区的历史形态
  • 美洲的外围形态
  • 阿拉伯和亚洲的外围形态
  • 非洲的外围形态
第二节 外围形态的一般特点
  • 农业资本主义的主导地位
  • 外国资本所强加的限度
  • 向本国官僚机构发展的当代趋势
  • 无产阶级化和贫穷化:阶级斗争的世界性质
  • 新的中心与外围形态
第三节 争取一项过渡的战略
  • 苏联生产方式
  •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发倾向
  • 过渡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