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印度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中的印共(毛)

作者:
出版日期:
2016年1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920.6 KB
报告字数:
14417字
所属图书:
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正义性。在印度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其中很多是在印度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但印度共产党由于主观上的失误,特别是未能像中国那样形成成熟的土地革命策略,因此没能引领印度革命最终走向成功。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印度“毛主义运动”是印度社会沉疴遇上新自由主义的毒药、旧有的矛盾和新生的矛盾耦合而催生的产物。与前几波共产主义运动相比较,这一波运动的领导者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者)通过总结几十年农民运动的经验教训,借鉴国情相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坚定地选择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这波运动中体现出了更为坚决的斗争性,策略上也更为成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关键词:

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印共(毛)分裂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印度共产主义历史扫描 印度共产党的分裂再分裂
  • 印度共产党1964年的分裂
  • 印共(马)1969年的分裂
  • 印共(马列)70年代的分裂及80年代印度毛主义运动的再度兴起
第二节 历史对比 印度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三次武装斗争高潮
  • 20世纪40年代末的特仑甘纳农民武装斗争
  • 20世纪60年代的纳萨尔巴里运动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印度毛主义运动
·第三节 2004年印共(毛)成立以来的武装斗争现状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