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卢卡奇在文学艺术理论与文学评论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4月
报告页数:
63页
报告大小:
991.7 KB
报告字数:
57479字
所属图书:
沉思与批判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31~1933年,卢卡奇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的负责人和“德国作家保护协会”柏林分会主席在柏林从事党的文化活动。他曾经同R.贝歇尔和A.科穆雅特一起共同起草《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纲领草案》,用化名“凯勒”出席具有政治意义的公开集会,并在1932年召开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代表大会上做主题报告,在杜塞尔多夫、科隆和法兰克福做关于法西斯意识形态和文学理论的讲演。他还以著名文学理论家的身份参加“无产阶级革命作家联盟”机关刊物《左曲线》的工作。在这个刊物上除了发表一些论述萧伯纳、豪普特曼和歌德的文章,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如《维利·布莱德尔的小说》《倾向还是党性?》《报告还是塑造形象?》等,探讨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作用。这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使卢卡奇明显达到了“根本的哲学转变”。卢卡奇十分强调塑造人首先是“把辩证法运用于文学领域的问题”,但他的某些看法或主张也引起了一些争论。

关键词:

马克思文学评论卢卡奇文学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文学艺术理论的开拓与深化
  • 艺术——反映客观现实的特殊形式
  • 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阐明、争论与深化
第三节 论俄罗斯现实主义名家
  • 批判现实主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 “最伟大的艺术家”——托尔斯泰
第四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创始人”——高尔基
  • “新的里程碑”——索尔仁尼琴
第五节 对近现代德国文学的创造性评论
  • “古典人道主义的插曲”——歌德与席勒
  • 文学衰落时期的民主主义作家:凯勒
  • 法西斯时代的德国文学及民主进步力量的反法西斯主义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