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西方现代性的宗教源头:宗教改革运动思想的变革实质和多元趋向

作者:
出版日期:
2020年7月
报告页数:
85页
报告大小:
1.05 MB
报告字数:
74820字
所属图书:
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起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6世纪初,新世界的开始和旧秩序的解体混杂在一起,改革教会、革除旧弊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场以革新教会为名的革命一触即发。1517年10月31日,维腾堡大学教堂前张贴的《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西方各阶级的革命热情,在把神学家马丁·路德推到历史前台的同时也以宗教改革运动这一历史事件使西方社会步入现代阶段。马丁·路德实现了基督教思想史上的一次神学突破——以一种新的福音范式的基督教解释模式批判、对抗和取代了传统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模式,而福音范式的神学理解和宗教实践必然在以宗教(天主教的理论及实践模式)为统治性意识形态的西方引发一场全面而整体的结构变革与观念革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在文化层面,以神学与哲学学科分离的结构变革来取代天主教神学与哲学的联盟关系。在社会层面,以宗教与政治职能分离的结构变革来对抗作为高于王权的教权和政治实体的罗马教廷对两者职能的混淆和僭越。在观念层面,以个人主义、世俗主义和思想自由等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价值革新来改变集体主义、信仰主义和思想专制等具有传统社会特性的价值理念。路德的福音神学成为新时代各种革命力量整合的平台,在坚持路德所提倡的几大新教原则下,人文主义者、理性主义者和激进派别等以不同的改革方案推动着宗教改革运动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以神本主义的路德神学为理论起点,是以神的权威来否定神圣权威并以世俗权威为基本特点的新教意识形态。这是西方第一次具备现代性特征和带有新兴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也是西方整合文化传统中的神学资源以革命形式率先进入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深刻地改变了西方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文化传统西方现代性宗教源头宗教改革运动变革实质多元趋向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路德改教思想的范式转换、结构变革与观念革新
  • 文化结构变革——神学与哲学的学科分离
  • 社会结构变革——宗教与政治的职能分离
  • 价值观念变革——西方现代性的早期生成
第二节 宗教改革运动思潮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 路德主义的发展与福音教派
  • 加尔文与加尔文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