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19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谱系初步形成探析

作者:
吕惠东 丁俊萍 LyuHuidong DingJunping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大小:
1.4 MB
报告字数:
22381字
所属图书: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2016年第1辑[总第3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1930年代涌现出一批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从事中国历史研究的史学家。他们创作了一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初步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谱系,具体表现为:确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并以此为指导,以回应和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为研究指向,探索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开辟和拓展了诸多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细化和剖析了中国历史研究的范畴和问题,这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术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1930年代研究谱系

作者简介:

吕惠东: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党的建设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丁俊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LyuHuidong:

DingJunping:

文章目录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与不断巩固
·以回应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为研究指向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方法的探索
  • (一)历史辩证法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指导
  • (二)阶级分析法日渐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有效方法视角
开辟和拓展了诸多史学研究领域
  • (一)开辟了古代社会历史的若干研究领域
  • (二)开辟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领域
  • (三)拓展了中国近代史诸领域的研究
推动中国历史的研究范畴和问题不断细化
  •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
  • (二)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的问题
  • (三)关于秦汉到晚清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性质问题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