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遵义会议精神增强了贵州地域文化中的国家认同

作者:
熊宗仁 李朝贵
出版日期:
2016年4月
报告页数:
48页
报告大小:
921.26 KB
报告字数:
27483字
所属图书:
遵义会议精神与贵州地域文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之于中国革命乃至中国命运都产生了全景式的重大影响。由大见小,便应该关注红军长征转战贵州之于贵州经济社会乃至贵州地域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红军入黔的活动,是在土地革命这一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的。“革命是主要的社会结构中发生的基础的、快速的、暴力的变化,这一变化牵扯到社会基本结构,包括内部政治组织、利益关系、阶级分层、经济控制在内的变化。”“与其他模式相比,革命具有以下特征:它们导致席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组织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和发展水平的最大规模的变迁。”谢东莉、裴恒涛:《社会变迁视阈下的红军长征与近代贵州社会》,《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贵州经济社会、地域文化的变迁,是对长征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具体诠释。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熊宗仁:1944年生,1966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现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史学会理事、贵州省史学会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致力于中华民国史、贵州地方史、中共党史,文化与经济、社会以及年鉴学、方志学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独立出版各类著作15部,合著10余部,主编或参与主编著作10余部,曾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五个一工程”奖和全国性奖励。

李朝贵: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文献编辑处处长。长期从事中共党史、贵州地方史、贵州抗战史、贵州禁毒史研究,并有相关著述发表。

文章目录
(一)地域文化中国家认同感的增强
  • 1.贵州地域文化从家庭、族群、省域到中国观念的强化
  • 2.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民族危亡观念的首次植入
  • 3.地域文化中新、旧国家观念的矛盾斗争
(二)地域文化中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 1.“中华民族”中各民族关系的廓清
  • 2.对立的两大汉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 3.“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观念的深入
(三)贵州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空前认同
  • 1.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空前牢固
  • 2.贵州人的集体记忆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深度吻合
  • 3.少数民族的集体记忆对汉民族集体记忆的进一步认同
(四)地域文化中的“中国人”身份认同
  • 1.我是中国人
  • 2.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关系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