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演化特点与变迁逻辑——基于CNKI(1979~2017年)的文本挖掘与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刘震 许弘智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4.08 MB
报告字数:
19490字
所属图书: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19年第2卷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科学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结合CNKI数据库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抽样筛选,以文本挖掘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研究的演化特点进行归纳。基于四个阶段的划分和比较,本文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两大变迁逻辑,即在学科范式上从早期“历史研究话语导向”到当下“学科自身当代话语导向”的变迁,在学科内部领域重心上从“经典马列理论倾向”到“中国特色实践面向”的变迁,而变迁逻辑可以由“学科结构化引导”和“实践发展驱动”两种机制加以阐释。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完善的产物,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构成。作为研究展望,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创新将成为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计量文本挖掘变迁逻辑

作者简介:

刘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国有企业。

许弘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不平等、知识社会学。

文章目录
·背景与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与学界关注
文献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研究进路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回顾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进路
研究设计:视角、数据与操作化方法
  • (一)知识社会学、文献计量法及主题模型
  • (二)样本选取、变量操作与研究假设
数据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演化趋势与特征
  • (一)第一阶段(1979~1988年):以史学研究为主的准备时期
  • (二)第二阶段(1989~2001年):思想雏形的形成与过渡时期
  • (三)第三阶段(2002~2012年):内容丰富与体系构建时期
  • (四)第四阶段(2013~2017年):中国特色的实践面向时期
  • (五)对关键词词频的回归
  • (六)对关键词中心度的回归
总结与讨论:变迁逻辑与热点展望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关注热点变迁逻辑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动力与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