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演化特点与变迁逻辑——基于CNKI(1979~2017年)的文本挖掘与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刘震
许弘智
出版日期:
2019年4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大小:
4.08 MB
报告字数:
19490字
所属图书:
政治经济学季刊 2019年第2卷第1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4.87-111
刘涛雄
李帮喜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科学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结合CNKI数据库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抽样筛选,以文本挖掘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研究的演化特点进行归纳。基于四个阶段的划分和比较,本文总结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两大变迁逻辑,即在学科范式上从早期“历史研究话语导向”到当下“学科自身当代话语导向”的变迁,在学科内部领域重心上从“经典马列理论倾向”到“中国特色实践面向”的变迁,而变迁逻辑可以由“学科结构化引导”和“实践发展驱动”两种机制加以阐释。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完善的产物,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构成。作为研究展望,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创新将成为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献计量
文本挖掘
变迁逻辑
作者简介:
刘震: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国有企业。
许弘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不平等、知识社会学。
相关报告
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文献计量研究——基于1998~2013年的CSSCI文献分析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反腐败研究:地位与影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新的创造性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在西柏坡时期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科技工作者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与框架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论之两种马克思主义观的较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文章目录
·
背景与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与学界关注
文献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研究进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回顾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进路
研究设计:视角、数据与操作化方法
(一)知识社会学、文献计量法及主题模型
(二)样本选取、变量操作与研究假设
数据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演化趋势与特征
(一)第一阶段(1979~1988年):以史学研究为主的准备时期
(二)第二阶段(1989~2001年):思想雏形的形成与过渡时期
(三)第三阶段(2002~2012年):内容丰富与体系构建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2017年):中国特色的实践面向时期
(五)对关键词词频的回归
(六)对关键词中心度的回归
总结与讨论:变迁逻辑与热点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关注热点变迁逻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动力与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