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平衡的新实践

作者:
涂圣伟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19339字
所属图书: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城乡融合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包括相关概念辨析、城乡关系历史变迁等;其次阐述了城乡不平衡的突出表现,如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机制不健全等;再次分析总结了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最后指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人的自由迁徙与社会融合、工农部门“效率收敛”与要素市场化配置三个导向,畅通城乡人口双向迁徙、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个循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性供给和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

城乡发展城乡关系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涂圣伟:管理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二期“发改英才”支持培养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公共政策、新型城镇化战略。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等50余项。出版《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布局“十四五”:新支柱产业培育战略路径》等专著、合著。曾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文章目录
理解城乡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一)城乡融合的内涵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三)我国城乡关系历史变迁
城乡关系不平衡的突出表现
  • (一)表现一: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
  • (二)表现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机制不健全
  • (三)表现三:城乡居民收入尚未根本缩差
  • (四)表现四:城乡土地权利不平等与市场分割
  • (五)表现五:城乡金融制度二元分割
  • (六)表现六:人口跨区域流动与土地资源本地化配置
  • (七)表现七: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存在权利鸿沟
  • (八)表现八:城乡社会治理分割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强化城乡统筹的空间规划引导和约束
  • (二)重视政府协调作用和居民参与决策
  • (三)重视城乡地位平等与功能互补
  • (四)注重城乡权利平等和生活品质一致性
  • (五)重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 (六)重视产业融合互动和乡村经济多样化
坚持三个导向、畅通三个循环
  • (一)坚持三个导向:人的自由迁徙与社会融合、工农部门“效率收敛”与要素市场化配置
  • (二)畅通三个循环:城乡人口双向迁徙、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三)筑牢三大根基:“市场”“法治”“信用”
  • (四)践行五个路径: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性供给
  • (一)以流动促融合,针对“三类流动群体”,完善社会融合政策和权益匹配机制
  • (二)以规划引领融合,构建城乡统筹的空间规划体系
  • (三)强化利益调整,建立改革收益优先向“三农”分配机制
  • (四)优环境、稳预期,健全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 (五)加快政策转型,建立健全以提质为导向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