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在各个领域和层次的实践中大量引入,由不同经济学说构成的“思想市场”变得更加具有竞争性。这导致在我国理论、政策、意识形态和实践活动中长期占据指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甚至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对此,人们往往把原因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导致反映市场经济关系的理论和意识形态兴起。市场主体及其利益的多元化也必然导致经济思想的多元化。然而,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身的发展变化完全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一种回避问题的态度,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不可能仅仅是出于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不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如果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真正科学的理论,并且能够得到深入地和创造性地研究,那么即便在多元化的“思想市场”上,它也不会丧失竞争力,更不会因为市场经济的实践而被取消或者被西方经济学替代。所以,当前维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地位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其理论的科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