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

作者:
亨利克·斯莱费尔 张雪琴
出版日期:
2020年12月
报告页数:
34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30458字
所属图书: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济剩余范畴招致了诸多质疑与反对,并且,巴兰和斯威齐似乎也并未完全理解经济剩余的所有理论意涵。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从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实际运行的角度考察经济剩余与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为了考察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积累动力的决定性因素,有必要超越纯粹比较性的分析框架,采用动力学框架才有可能领会经济剩余这一范畴的重要性,也才能理解它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中的地位。因此,本文从比较经济剩余与剩余价值的角度,探讨了资本积累(以及利润率水平)与非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该方法有助于厘清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垄断资本主义运行规律有关的一些理论难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经济剩余

作者简介:

亨利克·斯莱费尔:亨利克·斯莱费尔(1947~ ),波兰经济学家,曾执教于华沙大学政治学系,1993~2008年为波兰战略与政策规划部门主任。

张雪琴:张雪琴 1986年生,四川遂宁人。2016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4年5月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并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在站博士后,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第八届金融图书“金羊奖”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政治经济学报》《学习与探索》《政治经济学评论》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集刊)发表论文、译文数十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数篇。

文章目录
·引言
·巴兰的贡献:经济剩余和新的问题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一个介绍
·非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两种模型中的利润率
·经济剩余和剩余价值:一个继续
·马克思主义范式的基础:作为剩余价值的补充的经济剩余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