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深化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与政策设计探讨

作者:
郭正模
出版日期:
2015年4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9613字
所属图书: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的方向在于使农户的土地使用权财产化。有关政策设计的内容包括:通过土地确权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明晰和界定产权关系,重点促进转移农户宅基地财产化和构建有偿退出的出让机制,推进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向家庭农场的流转和集中,探索国有与集体土地产权并存的新型城市土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土地产权

作者简介:

郭正模: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立体农业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1998~1999年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1983年起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资源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农业区划与资源开发,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乡村区域发展规划;曾经4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课题,先后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过《农业综合开发概论》等学术专著5本;曾经获农业部、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四川省人民政府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3项、三等奖5项。

文章目录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制度安排特征
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仍带有传统二元经济色彩
  • (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三权分离”使土地权属利益关系复杂化
  • (三)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与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不协调
  • (四)农村家庭土地财产物权的流转与市场出让存在法律与机制的障碍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 (一)改进和完善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法律法规和改革相关管理体制
  • (二)积极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宅基地的家庭土地财产化和出让交易机制
  • (三)加快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土地使用权集中的产权制度建设
  • (四)建立与市场公平原则相适应的城乡土地产权制度和交易平台
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与机制的选择
  • (一)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的全面确权等工作,为土地产权的市场化运作创造条件
  • (二)重点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宅基地财产化和有偿转让机制问题
  • (三)大力推进农村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向家庭农场的流转和集中
  • (四)大胆探索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并存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与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