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德文化之间——我的留德岁月与汉克杰博士

作者:
陈泽环
出版日期:
2015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004.59 KB
报告字数:
9595字
所属图书:
莱茵访学:中国学人的德国记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我快60岁了。一甲子的生命,就这么过去了,有时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近日收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雪涛教授的来信,说KAAD的汉克杰博士同样即将迎来60华诞,希望KAAD的国内奖学金获得者讲述一下自己留学德国的经历,以资纪念。作为一个“同龄人”,这就更引起了我对自己留德岁月及与汉克杰博士交往的回忆。在自己求学和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赴德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是我人生记忆中最深刻和最美好的岁月。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肯定不会如现在这般。尽管由于先天与后天种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自己的努力不够或虽努力但不得要领,没有取得什么“炫目”的成就,但留德岁月的教益和汉克杰博士的帮助是不能忘记的。鉴于此,谨做此文,并借此向汉克杰博士表达最美好的祝愿。

关键词:

中国文化德国文化伦理学学术机构

作者简介:

陈泽环:陈泽环,男,1954年生于浙江宁波,1971年于上海市第二中学毕业后进入上海重型机器厂工作。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86~2003年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9~1991年、1995~1996年、2000年、2002年、2005年先后在德国的柏林洪堡大学、卡尔斯鲁厄技术大学、汉诺威哲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卡尔斯鲁厄师范学院访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博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自1983年至今,先后出版《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等专著7部;《文化哲学》等译著10部;发表《道德生活中的传统话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等论文150余篇。

文章目录
·难忘而意义深远的留德岁月
·在柏林经历德国重新统一
·当代德国经济伦理学与汉诺威世博会
·敬畏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的反响
·从德国文化到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