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与促进对策

作者:
赵晓峰
出版日期:
2021年4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大小:
713.24 KB
报告字数:
8840字
所属图书:
农民合作与乡村振兴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首先,本文将原农业部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了划分,认为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数量非常有限,并分析了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以种植大户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的负面效果。然后,本文分析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拉力机制和推力机制。最后,本文针对以上现象认为,发挥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方面的实践价值,要鼓励农民自发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社区性自治组织的发展、组建跨区域的合作联社等。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

作者简介:

赵晓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导,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指导专家、首届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业转型、贫困治理、新型农民合作社与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文章目录
·原农业部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 类型划分与结构分析
·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结构特征与实践价值
·农民参办粮食类专业合作社的动力机制分析
·办好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促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