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54页
报告大小:
849.69 KB
报告字数:
44808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早期思想文本分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意义在于,正是在与青年黑格尔派论争的过程中,马克思逐步完成了对以青年黑格尔派为主要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在同名著作中所批判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包括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但主要是指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以德国哲学为“前提”,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俘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535页。。青年黑格尔派众将的理论体系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44—145页。。“德意志意识形态”对于马克思“新哲学”的意义在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随着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的深入而成熟起来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进展和深入是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标尺。

关键词:

马克思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思想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思想线索
  • 反思理性主义国家观: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开端
  • 从政治国家到市民社会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定向
  • 《德法年鉴》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公开决裂
  • “思辨结构的秘密”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清算
  • 唯物史观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前提批判
第二节 完整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
  • 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建构起唯物史观
  • 澄清“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点明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利益和立场问题
  • 从经济基础进入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拓展并深化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
  • “意识形态”三层含义之间的关系
  •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辨”
  • 鲍威尔哲学是“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思辨”
  • 自我意识是同自然相分离的人的漫画
  • 精神和群众的关系是黑格尔历史观的漫画式完成
  • 鲍威尔把德国的思辨哲学变成毫无内容的漫画
第四节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哲学变革
  • “为思辨本身的活动”完善的新哲学
  • “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新唯物主义
  • 借助于实践概念超越费尔巴哈的“现实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