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经济学人对中国扶贫经验理论认知与绩效判断——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

作者:
梁泳梅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5 MB
报告字数:
1171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精准扶贫经验的理论阐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中国经济学人》与国际扶贫中心于2020年9月对106位经济学工作者就中国扶贫的经验与绩效判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共产党的领导、以发展促扶贫及精准有效的扶贫方案是最重要的中国扶贫经验;中国下一步扶贫工作的难点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主要在于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技术能力短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意识欠缺、内生动力不足等。因此,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主要途径,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与超前对于解决扶贫难点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显得较为重要。在人力资本投入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教育投入,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来减贫的主要方式包括为贫困人口提供教育扶贫津贴、发展职业教育,并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学生等。此外,经济学工作者还认为,政府仍应是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来减贫的主体,人力资本投入的成本应主要由国家承担,个人承担小部分。
关键词:

扶贫经验绩效判断理论认知

作者简介:

梁泳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经济学人》编辑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文章目录
·党的领导、以发展促扶贫及有效的扶贫方案是最重要的扶贫经验
关于中国扶贫工作的难点与重点的理论判断
  • (一)扶贫难点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
  • (二)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主要途径
关于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来巩固扶贫成果的理论判断
  • (一)人力资本投入的最主要内容是教育投入
  • (二)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来减贫的主要方式
  • (三)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来减贫的主体
  • (四)人力资本投入的成本分摊
·附件: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