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结语
作者:
钱晓东
出版日期:
2022年1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826.09 KB
报告字数:
7153字
所属图书: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1.192-202
钱晓东
摘要:
杜威在社会领域的大多数观点,都是其基本的哲学观点的应用。他对传统二元论进行了持续的批判,去除了其中先入为主的基础主义成分,将哲学改造为适用于人类生存的工具和手段。他主张,通过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勇气,通过持续不断地调适、实验和修正,个体可以不断地得到改善;通过人与人之间明智而又真诚地交流与合作,整体社会事务也可以持续向前推进。他摒弃了传统哲学推崇先天原则和后天终极这样的做法——它们只能产生抽象、空洞和僵化的观念,以此控制和禁锢丰富多彩的经验世界,使之日益失去活力乃至消亡,强调手段和目的之间的相互适应。他将学校、工业、政府、信仰对象都看作人类努力改善自身境况的中介性工具,并始终相信,通过智慧的工具主义,资本主义将通过改造而较为完好地存在。同样,人类不仅能够在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上获得安全感,还能够使自己的经验不断丰富、状况不断改善、意义不断凸显、新的历史不断被创造出来。正是实验主义哲学积极进取、现实而又乐观的气质,体现并指引了美国的前进之路,使杜威能够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并使他的思想给予中国的改革发展以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古典哲学
实验主义
杜威哲学
社会改造
作者简介:
钱晓东:
哲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研究。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校级社科项目2项,省级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相关报告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导论
社会改造展望——资本主义及其之后
探究的社会维度
觉悟社早期思想倾向初步研究
新社会观
改造经济
德国哲学在中国:不仅仅有马克思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节选)
国际投资争端的全球治理:基于实验主义治理视角导论
国际投资争端的全球治理:基于实验主义治理视角研究综述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