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导论
作者:
钱晓东
出版日期:
2022年1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大小:
949.43 KB
报告字数:
11509字
所属图书: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1.9-25
钱晓东
摘要:
杜威将传统经验论由感官知觉改造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杜威哲学的核心是工具主义和实验主义。实验主义促使哲学被积极地运用于社会改造。杜威将社会定义为在共同的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组成的一群人。各种社会因不能同时和平等地发展而产生冲突。公众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催生了国家、机构及官员,它(他)们都是工具性的。基于以上思想,杜威哲学被运用于经济、政治和信仰领域的改造。在经济方面,实验主义认为应该进行社会控制(税收和地租社会化)和联合(劳资双方通力合作)。依靠合作和分享,有限的资源可以为了实现人的发展的合理目标而被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动机可以由追求财富本身转移到人的发展上。在政治方面,经过改造的政治机制应该维护人民的统治,确保公众的利益。但以李普曼为代表的传统派认为,社会发展只能依靠少数训练有素的专家驾驭。杜威认为李普曼的主张必然导致少数人的统治。依靠教育、实践以及合作,大多数人最终可以处理公共事务和自己的生活,当然公众不必事事亲力亲为,复杂和专业的公共事务还是需要代理人,但后者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人的实现还有赖于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作为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杜威提出“宗教性”概念,信仰的对象由“那个上帝”(The God)转向“一个上帝”(A God),由终极实在转变为工具和中介,并服务于人类的经验和生活。以尼布尔为代表的不少人质疑人类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勇气以及团结的精神来促进社会变革,杜威认为,面对迫在眉睫的问题,整个社会必然会产生足够的变革动机,这些动机又能生发出足够的智慧,使之通过教育、沟通和协作实现新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
社会问题
杜威哲学
社会改造
古典实验主义
作者简介:
钱晓东:
哲学博士,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研究。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校级社科项目2项,省级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
相关报告
《杜威哲学与社会改造》结语
社会改造展望——资本主义及其之后
探究的社会维度
觉悟社早期思想倾向初步研究
微博里的公共生活
“黄马甲”运动——激化社会问题的导火索
《当代美国的不平等: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一项研究》绪论
以新时代稳定观处理社会事件
运用好把握历史规律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钥匙”
德国反防疫抗议运动:背景、特征与影响
文章目录
·
解决社会问题的哲学
·
杜威社会哲学研究状况
本书研究思路、方法及特色
(一)思路
(二)方法
(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