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

作者:
蔡佳容 胡海波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大小:
1.26 MB
报告字数:
1101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 总第28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开端与基石,这是因为:从认识论维度来看,对象化理论在深层次上源于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在继承和超越费尔巴哈的对象意识理论和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从本体论维度来看,对象化理论内蕴着人是一种感性自然的对象意识和能动超越的自我意识相统一的存在,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主体与客体双向融合的历史过程的观点,它奠定了稍后的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践本体论的诞生;从生存论维度来看,对象化理论不只是“解释世界”的思想武器,还是“改变世界”的现实批判,分工和对象化劳动的异化现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工业文明的历史成果。因而,对象化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整个唯物史观和实践辩证法的思想内核与逻辑基石。

关键词: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对象性活动

作者简介:

蔡佳容:蔡佳容,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胡海波:胡海波,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章目录
·对象化理论的认识论维度——德国古典哲学的思想溯源
·对象化理论的本体论维度——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实践内涵
·对象化理论的生存论维度——分工与劳动的异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