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对康德知觉判断与经验判断区分的辩护
作者:
潘文哲
出版日期:
2022年3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大小:
1.1 MB
报告字数:
18002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2021年卷)总第40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3.11-26
邓晓芒
舒红跃
庄威
杨宗伟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湖北省哲学史学会
摘要:
康德对知觉判断与经验判断的区分通常被学者视作两版演绎间的过渡产物,且与第二版演绎存在矛盾;然而他在事实上一直沿用这种区分。虽然也有少数学者为之辩护,但只有从文本的事实性、必要性和不矛盾性三方面着眼,才能为这种区分提供全面而充分的辩护。具体而言,《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的这个区分并不是演绎,而是构成演绎的一个“预习”,并且它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以不同的表述被保留下来。此外,演绎中的判断定义只属于认识判断,而知觉判断符合广义的判断定义,并且其中的准经验判断才属此区分,而情感判断则要归于审美判断的领域。这为学者揭示了一个更丰富的康德判断理论。
关键词:
康德
知觉判断
经验判断
不矛盾性
作者简介:
潘文哲: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德哲学。
相关报告
读康德的“目的论批判”——“有机物”、“机械”及“合目的性”作为批判原则的应用
康德“总论纯粹实践理性的悬设”句读
在浪漫主义的时代氛围中挽救思想
生命具有感受痛苦的优先权利
功利主义可能为一切情欲和任性打开方便之门
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
有限事物的命运不在它们自身内
康德与休谟从同一个地方出发走了相反的道路
论康德世界理论的超越意义
一种形而上学式的“自然状态”概念——论康德对“自然状态”概念的理解
文章目录
·
导言
知觉判断与经验判断的区分和第二版演绎的两个矛盾
1.与判断定义的矛盾
2.知觉判断与范畴作为知觉可能性条件的矛盾
对知觉判断与经验判断区分的辩护
1.事实性
2.必要性
3.不矛盾性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