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转让为什么是所有权的最终规定——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对占有和所有的区分
作者:
王淑娟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1662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第三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78-96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本文第一部分将回顾往黑格尔研究者对占有与所有权的看法,提出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线索.第二部分主要分析黑格尔对罗马法所有权规定以及康德将权利分为物权、对人权与有物权性质的对人权的批判.第三部分将考察黑格尔是如何建构自己独特的关于所有权和转让的概念.第四部分则是说明,黑格尔的所有权概念不以个人在共同体中的身份或个人之间的相互承认为前提,个人正是在获得所有权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个人自由的最初定在.
关键词:
所有权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
作者简介:
王淑娟:
相关报告
《法哲学原理》读书会与思想的形成
清华大学《法哲学原理》读书会五周年系列访谈
帝国、封建和主权国家的知识转型——欧洲法学史的线索
破解所有权之谜的方式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马克思所有权理论的四组关系问题
论人的普遍性:黑格尔与马克思的不同进路
马克思大学时期文学创作的理论意旨和思想困境
N.莱文“马恩对立论”理论溯源
文章目录
·
黑格尔为何要区分占有和所有权
黑格尔对罗马法所有权制度的批判
(一)罗马法中的占有、所有权与转让
(二)黑格尔对罗马法所有权概念的批判
黑格尔对所有权的建构
(一)转让环节作为所有权的确证和限度
(二)人格整体不可转让(异化)
(三)劳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转让
(四)从所有向契约的过渡
·
黑格尔所有权概念的两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