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鲁东在创立作为哲学方法的系列辩证法后,转变了之前批判所有权的立场,以土地所有权及地租为范例去论证所有权由“自在”状态转向“自为”状态的可能性。他认为只有将所有权纳入“经济进化的系列”中才能说明其建立的必然性、变质的原因及社会表现、被解决的真正方式。基于对蒲鲁东所犯的错误——将作为认识世界的方式的思辨哲学变为改变世界的方式,把作为经济范畴和历史产物的所有权当作永恒范畴的深刻认识,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展开了对蒲鲁东“自在所有权”理论的初步批判,并将所有权界定为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伴随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马克思对所有权作了现实的和超现实的剖析,从而得以全面地批判蒲鲁东的所有权理论,这充分体现了其思想的变革性与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