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清华大学《法哲学原理》读书会五周年系列访谈

作者:
出版日期:
2021年1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21544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5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如果我们能够俯瞰人类思想行进的历史,或许可以看到人类书写经典与解读经典的尝试和努力从未止步;而经典本身的意义也在对它的反复研读中被呈现。2014年,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组织开设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会,与校内外师生共读经典。读书会采取“同学报告,老师领读”的形式进行,每位同学依照文本行进顺序选取部分章节,撰写报告后在读书会上宣读,之后读书会主持老师根据讲者报告引出讨论,现场师生再根据原文文本、二手解读文献与讲者报告就相关哲学议题展开你来我往的探讨。5年来,读书会吸引了北京多所高校、不同院系的师生共同参与。2020年,读书会已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

关键词:

清华大学马克思政治哲学《法哲学原理》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导引】吴振华:我们读《法哲学原理》的这五年
·[访谈1]韩立新:一次黑格尔,一生黑格尔
·[访谈2]王代月:阅读黑格尔,实现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访谈3]黄志军:在阅读文本中寻找共同的精神生活
·[访谈4]王俊博:深入文本是理解思想家的最佳路径
·[访谈5]王淑娟:用原著磨出来的思想印记,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访谈6]蔺庆春:经典研读须审慎持重,言必有据
·[访谈7]田园:读书会像是一个加油站或是一个播种机
·[访谈8]周阳:为了一种更具反思性的阅读
·[访谈9]王旭东:人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对话
·[访谈10]刘佳宝:在“文本”和“问题意识”构成的空间里阅读经典
·[访谈11]魏博:形成有现实性和公共性的问题意识
·[访谈12]梁燕晓:研讨课式的经典研读是思想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