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李嘉图经济学的哲学解读》导言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4页
报告大小:
652.79 KB
报告字数:
2971字
所属图书:
李嘉图经济学的哲学解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在《经济分析史》第三编“从1790到1870年”中说:“李嘉图通常被称为功利主义者,但他并不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另一种哲学,而是因为繁忙而注重实际的人是根本没有什么哲学的。他同哲学急进派交情很好,主要是通过詹姆斯·穆勒。他大概也常常表示同意功利主义的教义。历史学家喜欢夸大这类事情的重要性。但是这类事情并没有多大的意义。”〔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杨敬年译,朱泱校,商务印书馆,1992,第150页。接下来,熊彼特还提到“李嘉图的恶习”〔美〕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杨敬年译,朱泱校,商务印书馆,1992,第153页。在熊彼特之前,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开创者马歇尔早有此意:“他(指李嘉图——引者注)没有清楚地说明,而在某些场合他也许没有充分地明白理解,在正常价值问题中各种因素是如何相互制约着,而不是在因果关系上依次制约的。而他所犯的一个最大的罪过就是力图用简短的语句来表述深奥的经济学说的恶习。”(〔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陈良壁译,商务印书馆,1965,第455页。),其意是指用高度抽象的理论直接解释错综复杂的现实。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熊彼特将马克思视作李嘉图的学生:“他是李嘉图的学生不仅因为他自己的议论显然从李嘉图的命题出发,更重要的是他从李嘉图那里学会推理的艺术。他一直使用李嘉图的工具,他碰到的每一个理论问题都是以他深入研究李嘉图学说时出现的困难的形式和他在研究中找到的作为进一步工作的启发的形式出现的。”〔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68页。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唯物主义李嘉图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