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劳动价值论:从斯密到李嘉图

作者: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83页
报告大小:
1.44 MB
报告字数:
86892字
所属图书:
李嘉图经济学的哲学解读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925页。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以此解释其表现形式,还是混淆这两者或者直接将表现形式当作本质,构成了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都是英国人。庸俗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但不限于:英国的马尔萨斯(1766~1834)、詹姆斯·穆勒(1773~1836)、麦克库洛赫(1789~1864)、琼斯(1790~1855)、西尼尔(1790~1864)、约翰·穆勒(1806~1873),法国的萨伊(1767~1832)、巴师夏(1801~1850),美国的凯里(1793~1879)。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分界点是1823年(李嘉图逝世)。对于古典经济学向庸俗经济学的转变,马克思评述道:“无私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不偏不倚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7页。

关键词:

资本主义经济学劳动价值论李嘉图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斯密在价值论上的双重标准
·第二节 李嘉图(一):只关注量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节 李嘉图(二):“93%或94%的劳动价值论”
·第四节 经济自由主义及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