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47页
报告大小:
798.82 KB
报告字数:
35099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发展史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资本主义的发展,既具有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或基本社会制度,在其诞生后会不断成长和发展,走过它的全部生命历程,这就是它的连续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在坚持和维护其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在其根本性质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又显示了其发展的阶段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暂时解决,是马克思论述危机问题的主线。马克思没有从外部,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去寻找危机的根本原因,这既构成了他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的核心,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正统。因此,我们将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阶段性为线索,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思想史进行回顾。同一社会制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转变,是在这种社会方式和社会制度并未被突破的情况下,即在原有生产关系和基本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发生的部分质变。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了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在其根本性质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内部矛盾的作用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这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李嘉图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
  • 作为李嘉图理论基础的萨伊定律
  • 李嘉图否定普遍的生产过剩及马克思的批判
  • 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的认识
  • 李嘉图危机理论的辩护性实质
第二节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演进过程
  • 关于危机与革命的关系的探讨
  • 分析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与直接原因
  • 从资本主义积累动力机制的角度研究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亲历的经济危机的研究
  • 历次经济危机
  •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 中间危机理论
第四节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特点
  •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是马克思危机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方法论
  •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层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