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舆论新形势及党的宣传机制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作者:
李珮 张璐璐
出版日期:
2022年9月
报告页数:
71页
报告大小:
1.17 MB
报告字数:
64997字
所属图书:
新媒体环境下党的宣传机制扁平化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网络技术,正在重塑既有的社会结构。面对这一新的媒体格局,宣传队伍必须适时做出调整,方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中站稳脚跟。媒体环境的变迁将对宣传工作带来何种挑战,答案是未知的。只有先行分析,才能随后革新。媒体环境所引起的技术变革,必然影响到居此环境下的个体,进而重塑舆论场的旧有格局,从而形成新的舆论局面。媒体环境的变迁和舆论形势的演变都只是影响宣传工作的外部因素,决定宣传工作成效的是宣传体制本身。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国伟业,到改革开放——关键抉择,再到深化改革——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走了一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走了70多年,这期间对于宣传工作始终不曾放松。宣传,是帮助党和国家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媒体新环境舆论新形势宣传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

李珮: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新闻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重庆市教学名师,西南政法大学教学名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奖、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004年加盟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开始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和新闻传播学学科负责人至今,主持创建了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主研方向为新闻学、对外传播以及网络舆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传播与管理研究”及多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近五年出版专著1部、编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并主编“新闻传播学系列丛书”40余部。

张璐璐: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2016年至今,在《青年记者》《重庆社会科学》《中国编辑》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场》《沟通与治理: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融媒体中心建设》《破茧与共治: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信息茧房”》等论文,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重庆市研究生科研项目1项,参研重庆市社科联一般项目1项,参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规划项目1项。

文章目录
媒体新环境
  • (一)社交媒体兴起
  • (二)全民记者时代
  • (三)网络话语权博弈
  • (四)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场
舆论新形势
  • (一)西强我弱的外宣旧格局
  • (二)蓬勃发展的外宣新局面
  • (三)探索中前行的内宣实践
  • (四)奋斗中追求的内宣道路
现有宣传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一)组织体系的科层化
  • (二)人员队伍的官僚化
  • (三)方法手段的机械化
  • (四)宣传工作的低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