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论《资本论》中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完整性与系统性——“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批判
作者:
周钊宇
宋宪萍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大小:
1.13 MB
报告字数:
14615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第五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152-169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本文试图全面检视并驳斥支撑所谓马克思危机理论不完整、不系统的论据,在理论层面对这一误解予以澄清,并从方法论层面指出产生这一误解的根源。
关键词:
《资本论》
完整性
马克思危机理论
系统性
作者简介:
周钊宇:
宋宪萍:
相关报告
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与马克思危机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注重系统性
新型城镇化与政策的系统性
《资本论》及其手稿: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逻辑批判
马克思政治哲学论证的路径与旨趣——评《马克思的三大批判:法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进展
对《资本论》进行政治哲学解读意味着什么?——评《回到〈资本论〉: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20世纪60年代的国内《资本论》方法争论及其意义
《资本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青年学者对话录(2017)
《资本论》的目的:寻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根据
文章目录
·
引言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完整性
(一)把危机放到《世界市场》中专门地、集中地论述,是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前的预设,而非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结果
(二)《资本论》从内容上突破了马克思1862年“六册计划”中《资本一般》的范围,危机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论述在《资本论》中展开
(三)马克思认为信用是影响危机的重要因素,但它既不能创造危机的可能性,也不是造成危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系统性
(一)商品关系一般蕴含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二)商品关系一般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危机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基础
(三)相对生产过剩趋势在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根基与条件
(四)相对生产过剩趋势在资本流通过程中的进一步发展
(五)相对生产过剩危机在资本生产总过程中的直接依据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