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西方乡村建设学术专著引介——《城市化水平判定:国际比较中定义城市、市镇和农村的方法手册》
作者:
杜焱强
王继应
出版日期:
2022年10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大小:
1.23 MB
报告字数:
18984字
所属图书:
乡村振兴学术观察(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0.98-125
刘祖云
杜焱强
摘要:
《城市化水平判定:国际比较中定义城市、市镇和农村的方法手册》于全球首次提出一种城乡界定方法,如按城市化水平分类,界定了城市、市镇及人口半稠密区和农村地区,并且产生了一系列更详细的概念,如大都市地区、通勤区、密集城镇、半密集城镇、郊区或城郊地区、村庄、分散的农村地区和大多数无人居住的地区。该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推进国际比较,系统掌握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概况,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而《城市化水平判定:国际比较中定义城市、市镇和农村的方法手册》在城市与农村两者之间增加了“市镇与人口半稠密区”,与我国国情相符。因此,《城市化水平判定:国际比较中定义城市、市镇和农村的方法手册》为我国推进城乡界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乡关系
乡村建设
人口网格
作者简介:
杜焱强: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继应: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平衡的新实践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逻辑、丰富内涵及推进路径
21世纪的城乡关系、要素流动与乡村振兴
郊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乡村振兴议题——以上海市为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中的城乡、市场与政府观
综合土地整治和乡村振兴:平台、工具和关键因素——以四川省D镇综合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评价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意蕴与实践进路
*
新时代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文章目录
·
引言
城乡划分的主要实践及其理论争议
1.我国城乡划分的演变
2.城乡划分的国际实践
3.城乡划分的理论争议
何为城市,又何为乡村:一种新的方法提出
1.人口网格
2.城乡连续统一体
中国的城乡界定:启发与借鉴
1.城市化水平界定方法的创新与启发
2.对中国城乡概念界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