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走廊市场体系与“多民族命运共同体”——河西走廊商贸网络中的民族互动

作者:
李建宗
出版日期:
2018年10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8376字
所属图书:
从河西走廊看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区域经验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每当谈到贸易的时候,很多人认为那是商人的事情,与民间普通老百姓少有关联。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商业贸易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商贸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河西走廊不仅有“关乎国家经略”的政治意义,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经济意义也是明显的。在长期的商业贸易活动中,河西走廊形成了走廊市场体系和“商贸共同体”。同时,还为丝绸之路沿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河西走廊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市场贸易把走廊内外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长期或者短期地汇聚在一起,实现关联与互动,进而形成一个“多民族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建宗: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西北民族走廊、区域社会研究。

文章目录
·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中的“胡商”
·商贸成为区域文化的“连通器”
·绿洲市场的商贸网络与民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