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转型的经验与借鉴意义
作者:
王海燕
汪善荣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大小:
1.04 MB
报告字数:
9216字
所属图书:
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第六卷)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1.422-433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导致的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德国经济的不俗表现引人注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除少数年份外,德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健发展,同时物价稳定,劳资关系和谐,收入平等,地区间发展平衡等,始终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一个典型。探究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转型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对于推动经济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推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德国
经济转型
持续健康发展
重视教育
作者简介:
王海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教育科学研究部主任。
汪善荣:
相关报告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大思路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
中国经济转型压力与资本市场能力提升
香港贫困问题的历史演变
在全球化平台期中国要更有作为
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转型:一种新的减贫模式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 Novel Model for Poverty Reduction
加快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东莞市农村“租经济”的发展历程(1986~2020年)
文章目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经济转型
(一)经济体制上的两次转型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型
(三)寻求新动力引擎——工业4.0计划
德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德国经济转型的基石
(二)重视科技创新为德国经济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重视教育为德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强大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得德国经济能够及时转型
(五)实体经济始终是德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
德国经济转型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转型之路
(二)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
(三)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之路
(四)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