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与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作者:
胡安俊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大小:
1.79 MB
报告字数:
11882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五年规划发展报告(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梳理人工智能与区域经济平衡领域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工智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逻辑:人工智能通过生产效率、资本深化、劳动禀赋、技能溢价和产业组织等效应拉大区域经济差距,通过提高经济不发达区域的人力资本、市场规模和企业融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趋同。推动人工智能促进区域平衡发展,面临区域之间在人力资本、市场规模、企业效益、投资约束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现实挑战,需要依托智能技术、促进要素流动、加大财税倾斜力度、发挥政府作用等方式改善约束条件,促进人工智能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扩散。

关键词: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人工智能

作者简介:

胡安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及其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宏观经济、技术经济与区域经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能源革命等。

文章目录
2021年人工智能与区域经济平衡领域相关政策
  • (一)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政策
  • (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领域相关政策
人工智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逻辑
  • (一)人工智能促进区域经济分化的逻辑
  • (二)人工智能促进区域经济趋同的逻辑
人工智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主要挑战
  • (一)人力资本的空间差异
  • (二)市场规模的空间差异
  • (三)疫情冲击下企业效益的空间差异
  • (四)人工智能投资约束的空间差异
人工智能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依托人工智能,促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本快速提升
  • (二)促进要素流动,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市场向城市群集中
  • (三)加大财税倾斜力度,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的经济效益
  • (四)借助智能技术,降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融资成本
  • (五)发挥政府作用,加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工智能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