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中国依托数字化发展新就业形态

作者:
马晔风 蔡跃洲
出版日期:
2022年7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大小:
1.65 MB
报告字数:
10560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五年规划发展报告(2021~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就业形态不同于传统的灵活型、自雇型非标准就业方式,而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技术—经济范式”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一种全新模式。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就业形态规模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新就业形态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未来,应当引导新就业形态在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优化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使其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数字经济新就业形态

作者简介:

马晔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转型等。

蔡跃洲: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专业;2007~2008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以来先后在江西铜业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财政部综合司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Economic Modelling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多篇理论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同时撰写内参要报60余篇,获中央领导批示10余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对策特等奖、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0余次。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发改委“互联网+”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工艺”评估组专家、工信部信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与数字经济。

文章目录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背景
  • (一)新就业形态成为全球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
  • (二)疫情下新就业形态成为重要的就业吸纳渠道
  • (三)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我国新就业形态发展现状与影响
  • (一)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和内涵
  • (二)我国新就业形态就业规模
  • (三)新就业形态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障
  • (一)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二)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经验做法
·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