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数据库
首页
学科子库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党史党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新时代文化建设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专题研究
人物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研究
苏联东欧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潮研究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
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道路研究
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
高质量发展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党史重要事件
党识参考
学术出版
出版动态
阅读精粹
会议资讯
学术共同体
研创人员
研究机构
登录
注册
登录
|
注册
首页
>
篇章详情
从史前考古研究成果看古史传说的五帝时代
作者:
郭大顺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大小:
1.57 MB
报告字数:
11324字
所属图书:
中华文明探源论丛 中华文明之源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收藏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和绿色发展分社,2023-05.84-96
闫德亮
李娟
李玲玲
姬亚楠
张冬宁
摘要:
本文以考古与文献相结合看五帝时代的时空框架,可分为以黄帝为代表的前期和以尧舜为代表的后期,这同考古学上的仰韶时代(晚期)到龙山时代的阶段变化正相对应.五帝时代前期以个性充分发展为主并频繁交汇即“诸侯相侵伐”与“绝地天通”为时代特点,后期以四周向中原汇聚为主导方向即“之中国”或“帝王所都为中”,使中华文化共同体初现.此现象表明北方红山、石峁,东南大汶口、良渚、屈家岭等文化,在五帝时代都非配角.而中原地区作为文化大熔炉和五帝时代诸代表部族活动的主要舞台,将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诸文化融为一体,而不是分道扬镳,实现了“文化认同”即“共识的中国”,为夏商周三代先后入主中原及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所以,五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丰富多彩也是决定民族、国家走向和命运的伟大时代.
关键词:
中华文明
文化认同
五帝时代
中华文明起源
作者简介:
郭大顺:
男,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研究方向:考古与历史、红山文化。
相关报告
五帝时代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五帝时代的历史学、考古学及人类学解读
黄帝封建说与中国早期国家
国际非遗保护理念的解读:我们在非遗保护中应当注意什么?
Interpret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oncept: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新构建
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文化认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论概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渊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
文章目录
·
五帝时代的年代与分期
·
五帝时代的空间框架和时代特点
·
五帝时代部族人物与考古学文化的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