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西方“先验哲学”之旅

作者:
汪震 庄威
出版日期:
2023年5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大小:
1.21 MB
报告字数:
21048字
所属图书:
德国哲学 2022年卷(下)总第42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康德的先验哲学涉及主体和对象之间的认知、判断和行动等方面的本质关系,从柏拉图以来就开始了这种涉及主客体之间先验本质关系的讨论。康德通过三大批判建立起先验哲学的主干概念。费希特开启了一种立足于康德先验自我思想的“元先验”思考,谢林则明确扩展到对于观念的先验哲学和自然哲学的绝对同一的任务上来,直到黑格尔笼罩万有的逻辑学出现,至此康德的先验哲学改变了议题,成为精神运动,马克思则又将此议题改变为感性实践。胡塞尔的本质学则继承了康德的为科学奠基的先验哲学,通过意向性的视角将先验的东西扩展至无限。但当代心灵哲学的发展,破除了自笛卡儿以来的意识图景,这就使得康德至胡塞尔的先验哲学话语失效。经过这番扬弃,在描述现象学和无限情境相结合的意义上,先验的东西得以渗透到微观领域,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

本质现象学先验哲学无限情境

作者简介:

汪震:汪震,哲学博士,湖北大学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法哲学、家教哲学。

庄威:

文章目录
·先验物之前史:柏拉图和安瑟尔谟
·先验物及其数量:从康德说起
·先验哲学的扬弃:从费希特的“元先验”到马克思的实践议题
·先验概念的回归:胡塞尔先验现象学里无限多的先验之物
·先验之物的消解:从心灵哲学的角度看
·先验物的未来:无限“本质”或无限“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