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篇章详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理论支撑

作者: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46页
报告大小:
0
报告字数:
41626字
所属图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向日常生活转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着充足的学理支撑。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西方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日常生活转向提供了必要的学理依据。三者虽然针对不同的日常生活境遇,但有着相同的理论研究旨趣,即都强调了日常生活的本体性地位和作用。日常生活作为维持个体生存、再生产的基本寓所,同时也是社会结构、国家制度、价值体系等非日常生活生成、建构的本原基础。日常生活的基础性地位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转向日常生活的本体论依据。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值观培育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理论基础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重视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育的思想资源
  • 西方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中国传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第三节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共同理论旨趣
  • 日常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体论意义